首页 资讯 分类信息 商家 房产 驾考手机端

滕州:豪车、咖啡、精致的乡村生活?“富二代”咖啡店下乡——面子工程还是真创业?

admin 2025-02-26 14:00 阅读数 331 #头条

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奶茶店的闭店潮。接下来让我们把视角转向滕州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咖啡店的跨界扩张与经营现状

近两年,滕州的咖啡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市中心到各个乡镇都能看到精致的咖啡店招牌

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滕州的新式饮品店铺呈现出独特的“富二代创业”现象。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奶茶店和咖啡店经营者,其家庭背景颇为殷实

这些店主的父辈多在北上广深或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拥有规模可观的制造业企业实体产业家族现金流充裕


这些年轻的二代创业者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刚从国内外高校毕业返乡

2.对继承家族传统制造业兴趣寥寥

3.追求轻松时尚的创业项目热衷社交媒体展示

4.初期投资压力小,家庭支持度高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这些年轻店主们格外善于运营社交媒体。他们纷纷注册抖音账号频繁地记录着咖啡店、奶茶店的经营日常


精致的门店布置、专业的咖啡器具、潮流的饮品创新,再配上自己开着豪车上班的“人设”营造。这些看似轻松又体面的创业日常,在抖音这种社交平台收获大量点赞艳羡的评论


这种表面光鲜的创业方式,也在滕州的富二代圈子里掀起了一股效仿热潮。“前两年一条街开了三家咖啡馆,老板都是某某企业家的孩子”,一位本地创业者如是说。正是在这样的追捧之下,滕州的精品饮品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


然而,这种看似美好的创业图景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经营难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咖啡店主坦言:“抖音上展现的只是经营的冰山一角。每个月的房租、水电、人工、原料等支出,远比想象中要高得多。很多同行看似生意红火实际上都在靠家里补贴维持。”


这种“富二代扎堆”现象的背后,也引发了市场对行业可持续性的思考。当创业不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当门店数量远超市场实际需求,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疑会受到影响。

商业逻辑的误区

在农村开设高端咖啡店存在明显的市场错配。最根本的问题是:客源群体的严重流失。据不完全统计,滕州农村地区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比例高达70%以上,留在乡镇就业的青年寥寥无几

而奶茶、咖啡的目标消费群恰恰是这些18-35岁的年轻人,这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开店的地方没有消费者,有消费能力的人却都不在家乡。

这种市场错配还表现在:

消费能力与产品定位不符:20-40元一杯的饮品价格,相当于农村半天的务农收入

消费习惯与文化差异:农村居民更习惯喝茶水或白开水

客流量难以支撑: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稀少

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原料、设备维护、店面装修等支出与农村消费力严重不匹配

对此,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戏谑调侃:“想象一下,清早六点大爷大妈买杯奶茶下地干活花花绿绿的吸管插在草帽上别有一番风味中午艳阳高照老伯伯顶着大太阳专程骑三轮车去镇上咖啡店买杯冰美式提提神继续下地锄草傍晚干完农活赶紧骑着电动车去健身房撸铁顺便打卡发个朋友圈:‘今天收割完小麦必须去健身房练练消除一天的疲惫。’”





更有网友创作打油诗一首:

早起奶茶配锄头,

中午美式去地头。

农忙时节别偷懒,

先去健身再收韭。

这种充满戏谑的调侃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严肃的商业问题在农村开设高端饮品店完全是脱离了当地的消费实际。与其说是创业,不如说是一些富二代的浪漫主义创业幻想”。

“网红经济”的浮华之梦

当下,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一幅幅精致的咖啡店图景扑面而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手冲咖啡的涟漪上,午后的慵懒时光里漂浮着马卡龙的甜香,黄昏时分,店主开着保时捷出镜轻描淡写地展示着当天的营业额


这些光鲜靓丽的画面背后,是一个个精心设计的“人设剧本”:

今日份的拉花艺术:用上万元的咖啡机雕琢出朋友圈里的惊叹号


店主的品质生活:一杯咖啡一本书,一方榻榻米,仿佛是都市理想生活的缩影

营收的炫耀式展示:刻意凸显的收银界面暗示着轻松创业、躺赢人生

然而,正如老子所言:“其华美者,其中必有猫腻”。在这些精心策划的短视频背后,是鲜少被提及的经营真相:

动辄数十万的装修费用,让不少店主一开业就背负沉重债务

各类原料、设备的采购成本逐年攀升,却难以转嫁给消费者

员工培训设备维护营销推广等支出,如同无底洞般吞噬着利润

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运营维护,占用了大量本该用于提升服务品质的精力

市场隐忧

一位不愿具名的咖啡店主透露:“日均营业额不足2000元的情况很普遍,扣除各项成本后,月亏损3-5万元是常态。很多店面看起来生意不错实际上都在靠家里补贴维持。”


具体而言,一家中等规模咖啡店的月度支出清单触目惊心:

房租水电:1.5-2万元

原料采购:2-3万元

人工支出:2-2.5万元

设备维护:0.5-1万元

营销推广:1-1.5万元

而月均营收却往往在5-6万元左右徘徊,这意味着每个月都在亏损。“很多同行看似活得风生水起实则都在啃老本”,这位店主无奈地说。

市场饱和:排浪叠起的危机

犹如“千店一面”,滕州的咖啡市场正经历着严重的同质化危机。从装修风格到产品菜单,从营销方式到服务流程,仿佛都是复制粘贴的产物。这种千篇一律的经营模式,正在透支着消费者的新鲜感。

市场竞争已然进入“红海”:

新店开业老店倒闭,犹如走马灯般轮番上演

价格战此起彼伏,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限

专业咖啡师紧缺,服务品质难以保证

品牌识别度低,顾客忠诚度更是可望而不可即

未来可期:破局之道

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另辟蹊径。建议创业者:

深耕本土特色,融入滕州文化元素

打造专属IP,建立品牌识别度

细分目标市场,避免全民化竞争

发展副业产品,开拓多元收入来源

回归商业本质:经营者的必修课

开店之前,创业者需要进行理性思考:

市场调研要实事求是,切忌人云亦云

财务规划要细致周密,预留充足缓冲

运营策略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效仿

服务品质要精益求精,树立口碑为王

正如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业不是儿戏,更不是富二代的玩物。唯有脚踏实地,精心经营,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真正的商业价值。

笔者结语

无论是奈雪的茶的关店潮,还是咖啡店的跨界扩张,都在提醒我们:商业发展需要遵循基本规律盲目追风必将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在滕州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找准市场定位、把握消费需求才是经营之道。

新式茶饮和咖啡店的发展,不应该是简单的数量扩张,而是要真正理解并服务好当地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这样的经营之道,或许才是滕州咖啡市场未来的曙光所在。正如一位资深咖啡从业者所言:“无论是咖啡还是奶茶,归根结底都是服务业。只有真正用心经营,才能在这片红海中寻得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