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布最新冰川编目数据集:4.6万平方千米面积详析
3月24日,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其官方平台宣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在即将来临的2025年“世界冰川日”(3月21日)之际,发布了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此次大会是第三届全国冰冻圈科学大会,旨在提升对全球冰川变化的认识。
西北研究院作为我国冰川研究的先驱机构,早在2002年和2014年就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并公开了对20世纪后半叶至本世纪初中国冰川变化的研究成果。数据显示,自60年代至2008年,中国冰川总面积减少了约18%。2023年起,研究院组织专业团队,以2020年为基准,进行了第三次冰川编目,最终在首个“世界冰川日”前完成任务。
根据新编目的数据,2020年中国冰川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冰川总数大约为6.9万条。相较于第一次编目,从60年代到2020年,我国冰川面积总计减少了约26%,每年平均缩减4.8%,约有7000条小冰川消失。而与第二次编目相比,2008年至2020年间,冰川面积缩减了约6%,显示出近10年来冰川退缩速度加快。
此次编目采用了高精度的光学卫星遥感数据,结合第二次编目的经验和最新技术,构建了更为高效的工作流程,使得编目工作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此外,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还特别关注了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的残余冰体,约3万余条,这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冰川的详细分布和当前状态。
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唯一一个完成三次冰川编目的国家,彰显了我国在冰川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成果将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冰川保护和应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枣庄生活圈